淮南门户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» 生活万象 » 淮南生活 »

淮南生活

淮南市林业局聚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“淮南模式”

2024-02-19 17:14:42 阅读次数:2121 来源: 作者:
淮南市林业局聚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“淮南模式”近年来,市林业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扎实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,实现了由“沉陷之城”向“生态之城”的华丽蝶变,逐步探索形成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“淮南模式”, 有关经验入选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40周年纪念优秀典型案例、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。一是因地制宜,打造“生态修复+

淮南市林业局聚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“淮南模式”

来源:市林业局.jpg

近年来,市林业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扎实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,实现了由“沉陷之城”向“生态之城”的华丽蝶变,逐步探索形成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“淮南模式”, 有关经验入选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40周年纪念优秀典型案例、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。

一是因地制宜,打造“生态修复+文旅产业”治理模式。在九大(九龙岗—大通矿区)、西部等采煤沉陷稳沉区,通过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布局,压实责任、健全推进机制,市矿携手、创新治理模式,统筹“五绿”、聚焦系统治理等举措,重在区域生态系统修复和城市生态环境改善,治理面积31.3平方公里,栽植各类树木23.3万余株,把昔日满目疮痍的采煤沉陷区建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通湿地公园、鸳鸯湖景区和春申湖公园,成为市民休闲游憩、运动健身的好去处,被市民誉为“舜耕山下九寨沟”、西部城区“城市会客厅”。

二是盘活资源,探索“生态修复+渔光互补”产业模式。在凤台县、潘集区等采煤沉陷未稳沉区,推进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和发展水产养殖产业。已利用采煤沉陷水面1.8万亩,建成凤台顾桥阳光电源、潘集三峡新能源等水面漂浮光伏项目,总装机规模55万千瓦,年发电超5亿度;建成1.2万余亩生态网箱养殖基地,0.4万亩红菱、莲藕浅水种植基地,昔日采煤沉陷区正逐步转型为绿色生态产业园区,探索出“生态修复+渔光互补”产业模式。

三是压实责任,建立“统筹责任+主体责任+属地责任”推进模式。地方政府和采煤企业坚定“一条心”、共下“一盘棋”、拧成“一股绳”、协同“一起干”,统筹谋划、综合施策,建立“统筹责任+主体责任+属地责任”推进模式。落实市级统筹责任。采取市委专题会、市政府常务会、市企联席会、专题调度会等方式常态化研究部署推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。夯实企业主体责任。政府与采煤企业签订采煤沉陷区治理责任书,督促采煤企业切实履行治理主体责任,2020年以来,相关采煤企业已实施采煤沉陷区基础设施修复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156个,落实生态修复治理资金19.42亿元。压实县区属地责任。督促相关县区政府落实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属地责任,切实在移民搬迁安置、稳沉区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、沉陷区岸线环境治理等方面出真招、见实效。

来源:市林业局

淮南帮.jpg

举报

关闭